今日!A股再度大涨,但散户为什么却不高兴了?原因是这样的
A股大涨,散户却高兴不起来,这听起来像个悖论。沪指一路突破2800点、2900点,一副“牛市要来了”的架势,按理说,散户们应该欢天喜地才对,结果呢?他们却开始有点焦虑,甚至还有点心慌。明明股市大涨,为啥散户的心情却像过山车?
别急,我们从头剖析一下这里面的“戏”。首先,很多散户还没从亏损的坑里爬出来。股市虽然在涨,但不少人的账面还红着呢。股价涨了,可亏损的窟窿却没填上多少。等了这么久,总算看见股市爬高了,可惜手里的股票依旧“装死”。不见钱,哪来的喜悦?
再来看第二个原因,谁在赚大钱?最近那批领涨的股票,什么银行啊、保险啊、证券啊,全是大盘蓝筹股,基本都被那些“聪明的”机构投资者牢牢攥在手里。散户们呢?手里握着那些涨幅乏力的中小盘股票,只能看着别人发红包,自己连个零头都没捞到。这就好比你在吃泡面,隔壁桌的人在大快朵颐海鲜大餐,你能心情好得了吗?
还有一个说法叫“赚了指数不赚钱”。听着股市热火朝天,结果手里的股票像慢牛爬坡,涨得慢得像蜗牛赛跑。指数蹭蹭往上飙,账户里却没什么变化,反倒给人一种踏空的错觉。这心情,别提多窝火了。
接着说第四点,市场拉得太快也不是啥好事儿。股票涨得像坐火箭,可你得知道,火箭上去了还得下来了。散户们担心的就是万一突然来个“回调”,这还没怎么享受到上涨的好处,结果股票又像“自由落体”一样往下掉了,亏得更惨。市场不稳定,情绪怎么能稳得住?
最后,涨得太猛反而让人心虚。这跟在夜路上走得太快一样,走得越快,越担心背后突然窜出什么“鬼”。散户们也是这样,看到股市蹭蹭涨,反而心里越发没底:是不是涨过头了?接下来是不是要“砸盘”了?这样一来,原本应该高兴的情绪,反而变成了疑神疑鬼。
说白了,A股的上涨跟散户们想象的那种“皆大欢喜”并不一样。这就像个大party,散户们进去本以为能吃顿好饭,结果发现连口热汤都喝不上,只能在角落里干瞪眼。这种情绪,我觉得不难理解。
但问题来了,散户们为什么总是这么“背”?这其实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——A股市场的结构性问题一直存在。机构投资者手握大量蓝筹股,而散户们往往对那些波动性大、风险高的小盘股情有独钟。蓝筹股稳健增长,散户持仓的股票却容易“涨不动,跌得欢”。这种结构性分化,决定了即便市场整体向好,散户却未必能笑得出来。
再加上,散户的心态其实非常微妙。对于市场的小波动,他们会放大成巨大的情绪波动——一会儿担心踏空,一会儿怕抄顶。要知道,股市不是赌场,可很多散户进了股市,心态却像在赌桌上。买股的心思更多的是“快进快出”,而不是长线投资。这就导致了散户们在市场稍微涨一下就患得患失,心里打鼓:这波行情能撑多久?我要不要赶紧抛了?
可怕的是,情绪一旦左右了操作,基本就会陷入“高买低卖”的死循环。这种状况说白了就是贪婪与恐惧的博弈。每当市场有点风吹草动,散户的第一反应不是考虑基本面,而是情绪化操作,结果往往适得其反。你看看,多少人当年在3000点抛的,最后却在3500点追了回来?这心态,炒股就是输给自己。
说到底,散户的焦虑更多来自于对市场的不确定性,但这种焦虑又有几分是自己放大出来的?如果能放平心态,搞清楚自己持有的股票背后的基本面,而不是一惊一乍地被市场牵着鼻子走,可能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。
所以,散户们到底该怎么办?与其焦虑,不如冷静。记住,市场短期是投票机,长期是称重机。不要老想着“赚快钱”,真正的收益来自于稳健的长期布局。而且,牛市也好,震荡也罢,凡事要有风险意识。想想那些盲目追高、最后被套在山顶上的人,再看看那些耐心等待机会、理性操作的人,谁笑到了最后?
那么最后小编想问:面对如今市场的“牛气冲天”,你是已经赚得盆满钵满,还是还在苦苦等待解套?对此你怎么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