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冬明春天然气供需形势如何?这次会议给出预判
转自:中经社
新华财经北京9月26日电(安娜、薛尚文)每年冬季,天然气安全稳定供应都是各级政府、天然气上中下游企业全力以赴的重点工作。今冬明春国内外天然气供需形势如何?在9月26日于北京开幕的2024年天然气产业发展大会暨今冬明春形势分享会上,与会专家给出了判断。

天然气具有清洁、低碳、高效等多元优势,在全球能源绿色转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“2024年,全球天然气市场需求延续了增长势头,从地区看,增长的动力来自亚洲,分行业看,增长动力来自工业、电力和运输部门。”国际燃气联盟(IGU)主席李雅兰说。
具体到今冬明春供暖季,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销售管理部副经理席海宏认为,2024年四季度到2025年一季度,全球液化天然气(LNG)需求将继续增长,新增需求主要集中在欧洲和亚洲新兴市场。“在供应侧,今年入冬前,全球新投产多个项目,产能进一步增加,总体供需形势预计好于去年,但采暖季全球供需偏紧格局仍未真正转变。”他说。
同时,中海石油气电集团资源与市场部副总经理王欣等与会专家认为,LNG亚洲现货价格在国际地缘形势和极端天气等因素的影响下,存在大幅波动的可能,这或给我国进口LNG带来一定不确定性。
但综合来看,与会专家预计,今冬明春全国天然气资源状态好于去年,供需形势延续“总体平衡,局部偏紧”态势。
从全年来看,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天然气市场研究所所长段兆芳认为,2024年,我国天然气需求增速将呈现“前高后低”的特点。分行业来看,交通用气支撑城燃用气快速增长,工业和发电用气较快增长,化肥化工用气小幅增长。
从长期来看,思亚能源首席执行官李遥说,我国天然气在一次能源供应中的比例仍低于发达国家水平,预计“十五五”期间天然气需求将加速增长。
与会专家普遍认为,天然气在我国发展潜力巨大,未来将持续替代高污染燃料,支撑新能源规模化发展。而持续推动天然气市场化改革,将释放我国天然气发展潜力。
“市场化定价是天然气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,是国内国外两个市场融合发展的关键;市场化保供是最能体现市场规律、更为高效的方式。”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董事、总经理付少华说,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愿与业内企业一道,共同推动天然气交易市场建设,探索天然气定价新模式、新机制,开发市场化保供新产品,助力我国天然气市场化进程推进、提升国际化水平。
记者从此次会上了解到,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自成立以来,持续创新交易模式和品种,上线国际LNG交易平台,完善油气价格指数体系,目前已成为国内石油天然气领域信息汇集中心、行业发声高地、价格市场化改革试验田。2023年,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天然气交易量突破千亿立方米大关,达1214.46亿立方米。
“中国经济信息社作为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股东单位,也在共同为推动我国天然气产业市场化改革和健康发展积极努力。”中国经济信息社党委常委、董事程茹说,作为新华社直属的专业经济信息服务机构,中经社着力打造“国家级经济信息旗舰”,基于丰富的行业数据资源以及扎实的行业研究能力,推出了中国天然气信息终端,致力于为业内提供更加精准、高效的信息服务和智力支持。未来中经社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,积极参与天然气产业的创新实践,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、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。
据悉,本次会议由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、中国经济信息社联合主办,为期两天,来自政府部门、能源企业、咨询机构的各界专家及代表三百余人参会。
版权声明:未经新华财经书面授权许可,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复制、引用本文内容或观点。
